爱酒人俱乐部会员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角透视拉菲的中国现象与中国价格

[复制链接]

203

主题

0

听众

62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5:35: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去年曾有一位房地产商打来电话,问我在哪里可以搞到一箱1982年的拉菲,说是要请银行领导吃饭。我问吃什么,他说无非是鲍翅参肚之类。我告诉他,领导们爱吃的鲍鱼、鱼翅、海参、鱼肚、生蚝、大闸蟹之类,恰好并不适合搭配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主体的拉菲红酒,其结果必将是满嘴的鱼腥味、铁锈味以及苦涩感,搞得鲍鱼和拉菲两败俱伤,既有损于海鲜的鲜美滋味,又显不出拉菲有多么好喝。我建议不如选一些澳大利亚的霞多丽白葡萄酒(Chardonnay)、法国的阿尔萨斯雷司令白葡萄酒(Riesling)或者香槟(Champagne),总花费可能用不了一瓶拉菲的价钱。但他犹豫不决:“价钱倒是无所谓,问题是给领导喝合适吗?”
  根据西餐的正式宴会体系,餐前要喝开胃酒,比如香槟;正式进餐要给每一道菜搭配一款佐餐酒——海鲜和鱼类配白葡萄酒、牛羊肉配红酒;上甜点时要配贵腐酒或晚收型甜白葡萄酒;最后还应该来一杯餐后消化酒,比如波特酒或白兰地。而且,亭亭玉立、错落有致的高脚杯,以及每只杯中不同色调的葡萄酒,也会为宴会增加喜庆气氛,使宴会显得足够隆重和排场。这正是“法国大餐”去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我们沿袭喝二锅头和啤酒的习惯,一场10个人6道菜的宴会,可能会上12瓶拉菲,却不会选6种不同的葡萄酒各两瓶。所有的食物都用拉菲去对付,不但单调,而且还会扭曲某些食物的味道,并且抹杀拉菲的品质。其实,中餐虽然是“共餐主义”,但上菜顺序跟西餐也差不多,而且现在许多高档中餐厅实行分餐制,完全可以随着上菜的节奏去上酒。所谓好酒的定义,不只在于名气大、等级高、品质好、价钱贵,最终还要取决于与食物的搭配是否完美,这才是葡萄酒的终极价值。
  另外,英国著名酒评家、葡萄酒大师杰西丝-罗宾逊(Jancis Robinson MW文章来源于中国红酒网)还曾在2008年发表《拉菲的传奇》一文指出:“我肯定比一般的中国人更喜欢拉菲的味道,它非常干,几近严峻,醇厚,优雅,而这种风格让葡萄酒新手接受起来定会特别艰难,与中国的大多数食物搭配更是一场‘酷刑’——无论是各个省份的甜、酸以及辛辣的食物,还是高级饭店餐厅里奢侈的堆满松露和鹅肝酱的食物。”
  也就是说,对于刚接触葡萄酒的人们来说,现在可能还不是喝拉菲的时候。就好比绘画要从素描学起,我们不妨先从简单易饮的葡萄酒喝起,比如基本的波尔多AOC。
  如果是为了鉴赏,那么……
  毫无疑问,拉菲是一座伟大的酒庄。在波尔多五大一级酒庄中,拉菲红酒就像京剧“四大名旦”中的梅兰芳,严谨,工整,端庄,标致,体现了梅多克红酒的标准形态。但正如许多人更喜欢程派的沉郁幽怨、尚派的飒爽激越、荀派的妩媚俏丽,不少人可能更喜欢拉图的雄浑、木桐的华丽、玛歌的柔美、侯伯王的古朴……
  葡萄酒最让人着迷的地方是:每天有那么多不同的酒庄、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土地、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的传奇,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品味、去探索。如果只是盯着现成的名气、等级、分数以及价格去品酒,那未免索然无味。如果我们满足于每天喝拉菲,那更是一种恐怕连拉菲庄主埃里克男爵(Baron Eric de Rothschild)也难以接受的现实,因为这将导致拉菲在中国的“LV化”,即使不至于出现经济上的泡沫,至少也会导致文化上的贬值。
  当然,相信总有一天,中国的拉菲崇拜者必将跨越波尔多的纪龙德河,向右岸的波美侯和圣埃米利永进发,继而留连于勃艮第的某个寂寞的村庄,徘徊于罗讷河谷的某个苍凉的山丘,然后再兴致勃勃地徜徉于莱茵河与摩泽尔河流域,纵横于皮埃蒙特与托斯卡纳之间,沐浴在杜罗河和里奥哈一带的阳光下,不断发现散落在某个角落的稀世珍宝。原来,葡萄酒的世界是那么大,世界上的好酒是那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爱酒人俱乐部会员社区 (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号: 闽ICP备19023082号 )

GMT+8, 2024-4-19 17:23 , Processed in 0.1630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moke8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