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使我国酒用葡萄产业受到冲击

1、酿酒品种混合应用、酒用葡萄价格稳定期

  改革开放前,至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纯葡萄酒中加酒精、糖、水等添加物还是普遍现象;至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葡萄酒还是以干白葡萄酒为主。此阶段,酒葡萄品种为传统葡萄品种、原苏联品种、西欧酿酒品种的混合应用期。葡萄酒原料与鲜食葡萄也无明显价格差。

  2、“红葡萄酒”种植热潮、酒葡萄价格波动期

  3、葡萄酒“市场让出”、酒葡萄效益下降

  近10年来,我国葡萄酒进口大幅上升。据中国农业大学穆维松、冯建英提供的资料:2007年桶装葡萄酒进口单价仅为0.568美元/升,按当时美元与人民币比值(2007年12月31日为1:7.304,下同)折合人民币4.184元/升,每斤(500克)原酒为2.074元,按1.7斤葡萄原料酿制一斤葡萄酒计算,折合到每斤葡萄酒原料为1.22元,如果再扣除收购、运输、破碎、压榨、发酵、陈酿等加工成本,每斤原料价就更低了。

  4、鲜食葡萄“市场让出”使酒葡萄与鲜食葡萄相比失去比较效益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美国“红提”热潮,其动因是我国大量进口美国、智利、澳大利亚的“红提”葡萄。“市场让出”培育了消费者,也培育了栽培者的质量意识,最终推动了我国红地球葡萄的标准化生产。十多年来,国产红地球葡萄凡接近进口标准的产地批发价格一直维持在6-8元/千克。

  同样以2007年世界鲜食葡萄进出口价格为比照:2007年世界鲜食葡萄进口量为354.6万吨,进口额592千万美元,折合同期人民币为1669.48元/吨,即12.19元/千克,是同年进口的散装葡萄酒近3倍。

  十多年来,两红之一的红地球葡萄种植面积已突破150万亩,以红地球为主的出口量于2007年首次超过进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