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10大著名葡萄酒品牌的败笔之作

1、利达民纯果乐酷(Lindeman's Tropicana cooler )

  该款葡萄酒采用250ml装利乐包包装,使用吸管吸取,体形小巧,设计别致。不过,联邦政府认为这种包装会对孩子产生误导影响,因此被勒令退出。

  2、奔富蓝色狂想曲(Penfolds Blue Rhapsody )

  该款起泡酒由著名的奔富酒庄于上世纪70年代出品,酒液显淡蓝色,非常类似于煤油,因此其市场反应可想而知。

  3. 百加得柠檬朗姆酒(Bacardi Limon rum)

  百加得的该款朗姆酒以在车站候车的上班族为既定客户群,其富含扑鼻的柠檬气息,清新醒神,本是该酒的亮点,不过酒精含量却高达35%ABV,这是大多数上班族都不能接受的,更何况在学校附近的车站,小孩子和青少年都成为了其潜在客户,因此被市场抛弃绝非偶然。

  4、小企鹅性格测试(The Little Penguin Personality Test)

  该项性格测试是由小企鹅酒庄发起,旨在为客户发掘其理想葡萄酒类型。然而,该测试却将人们分类为“大男子主义者”、“家庭主妇”等,这显然不适合21世纪要求。

  5、酝思多曼( Wynn's Domain )

  该酒于上世纪80年代发售,采用塑料酒瓶,然而,不幸的是,这种塑料制品并不适合盛在葡萄酒,销量可想而知了。

  6. 袋鼠干红和小袋鼠干白(Kanga Rouge and Wallaby White )

  上世纪70年代末,为了推广澳大利亚葡萄酒,这两款葡萄酒应运而生。然而,这种以市场导向为目地的葡萄酒仅仅能满足一时之需,不久就消失的无形无踪了。庆幸的是,Palatypop出品的起泡酒并不在此次推广之列,不然,也很可能就此销声匿迹。

  7、御兰堡赛马年份波特酒系列(Yalumba Thoroughbred Series Port)

  御兰堡酒庄赛马系列波特酒采用一系列著名的赛马命名,从1976年的“无畏”(Without Fear)到1986年的“泰诺方舟”(Placid Ark),将赛马与葡萄酒联系到了一起,这的确引领了当时的一阵狂潮,很多人也因此争相酿造这种风格波特酒,但都是赔钱挣吆喝的买卖而已。

  8、凯撒•思杜赫菠萝珍珠酒 (Kaiser Stuhl Pineapple Pearl)

  上世纪60年代,奥兰多酒庄(Orlando)推出的巴罗萨珍珠葡萄酒(Barossa Pearl)取得巨大成功,于是凯撒•思杜赫酒庄也想借此大发一笔而推出菠萝珍珠酒,还采用为该酒专门设计了菠萝状的陶瓷酒瓶,然而事与愿违,它并未一炮而红。

  9、芳客尘埃(Fake Cellar Dust)

  该款红葡萄酒完全令人想象不到什么美好的事物,最新发售价也仅为6美元而已。

  10、哈迪二重奏(Hardys The Duet )

  哈迪酒庄酿造的该款葡萄酒容量达1.5升。为了适应酒柜装载,其侧面还被专门设计成扁平状。然而,在1985年首发之后,该酒很快就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