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期:消费规模快速爆发
2007-2012年,随着中国加入WTO,欧盟进口葡萄酒的关税大幅下降,从2001年前的114%降低为14%。中外交流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升级为进口葡萄酒再次兴起准备了土壤。这一阶段,通过渗透式的方法展开体验营销,通过酒窖专卖店、团购,进口葡萄酒逐渐撬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名庄酒的消费热也悄然兴起。
盘整期:挤压式增长
2012年春节过后,进口葡萄酒开始进入盘整期。标志性事件是浙江省工商局组织媒体曝光进口葡萄酒的诸多乱象,如价格虚高、假酒泛滥,甚至走私现象。其后中欧双方贸易战也波及葡萄酒,商务部对欧盟进口葡萄酒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在政策层面上加剧了市场的动荡。
进口葡萄酒阵营发生急剧分化。体质弱的退出行业,体质强的存活下来。两个集中现象出现:国际知名葡萄酒品牌向优秀进口商和品牌运营商集中;全国各地优秀经销商向品牌运营商集中。结果是酒商开始大量抛货,价格跳水。进口酒商之间进入挤压式增长,市场占有率此消彼长。波尔多期酒乏人问津,中国进口商期酒订单毁约的消息也不时传出。名庄酒价格暴跌,市场回归理性,部分沿海地区经销商对名庄酒保持零库存现象。
前期向全国高速扩张的进口商和品牌商开始进入收缩期,裁减人员,压缩市场费用,回归根据地市场。全国众多酒窖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关门潮。
稳定增长期:将持续十年
该指数预计,2015年以后,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将进入稳定增长期,这一时期或将持续十年。
稳定增长期的市场特点是,每年增长幅度稳定在10%左右,既非过去估计的30%-40%,也非盘整期的0.5%;进口葡萄酒将从沿海到内地全面渗透;渠道分布趋于合理,餐饮、夜店、卖场、酒窖专卖店、团购直销、电子商务等多个渠道销售,而非偏重一两个渠道;酒庄酒和商业品牌酒形成不同的运作模式,争夺不同的消费人群;进口葡萄酒进入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再是一种奢侈品;在60-150元价格区间,将形成8-10个较为知名的进口葡萄酒品牌;而且预计全国前50强进口商会占到进口金额总量的一半以上,除了沿海的几个口岸省区外,每个省都会出现几家大型进口商和品牌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