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河北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

近日,针对河北省葡萄酒发展的现状,笔者采访了河北省酒糖副食流通协会副会长杨景立。杨景立分析说,现在河北省葡萄酒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都很明显,可谓挑战和机遇并存。

  河北省是葡萄酒生产大省,建有昌黎、沙城两个葡萄酒产区。昌黎历经20年的发展,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中国酿酒葡萄之乡”、“中国干红葡萄酒城”,并经省政府批准,建立了“河北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聚集区”。张家口沙城葡萄栽培有千年的历史,与法国波尔多、美国加州并称世界三大葡萄种植基地,是全国著名的葡萄、葡萄酒之乡,以生产宫廷贡品龙眼葡萄著称。两大产区拥有葡萄酒加工企业约110家,葡萄种植面积42万亩,其中酿酒葡萄21.7万亩,葡萄酒年加工能力35万吨,规模以上酿酒企业21家。同时,河北省的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沙城是我国葡萄栽培较早的地区。具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又有不错的发展基础,河北省的葡萄酒为何没有发展起来呢?杨景立说,主要有六个原因。

  一是发展慢。河北省2008年红酒产量9.93万千升,约占全国产量的14%,居全国第三位;2009年产量11.35万千升,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1.82%,居全国第三位;2010年产量9.95万千升,减少11.94%,居全国第四位;2011年1-11月份产量8.42万千升,减少1.89%,居全国第四位,只相当于八年前的产量,比山东少28万千升。

    二是葡萄种植面积下降。2011年葡萄种植面积比2009年减少了13万亩;抚宁农民由于葡萄收购价格低,收入少,已弃种;怀来土木村农民刨葡萄树近1000亩。

    三是葡萄酒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差,中小企业占81%。

    四是品牌知名度低,市场占有率低。除长城、华夏干红外,没有再叫得响的品牌。

    五是产区宣传不够,高档产品少。河北省葡萄酒一直在市场低端发展和竞争,均价19.25元,中高端葡萄酒均被外省市产品和进口酒占领。

    六是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秩序乱。2010年昌黎个别企业制售假冒葡萄酒事件,对河北省葡萄酒产业造成很大不利影响。被文章来源于中国红酒网曝光的涉案单位全部是没有基地、品牌和税收的三无小企业,大部分靠原酒销售、贴牌加工等生产,不仅酒质差,甚至制假售假。

  应大力推动河北省葡萄酒产业发展

  葡萄酒产业是从种植、加工、销售、消费和旅游等为一体的,是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复合型产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富民产业,是生态、绿色、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因此,大力推动河北省葡萄酒产业发展、重振河北省葡萄酒产业大省的雄风,既有基础,又很有必要。

  对于大力推动河北省葡萄酒产业发展,杨景立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强化规范管理,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昌黎假葡萄酒事件教训深刻,要在彻查严打基础上,把制定河北省葡萄酒产业规范管理的制度措施作为重点工作。

  二、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在用足用活国家现有政策的同时,省内要积极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政府设立葡萄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县市区也要加大财政收入,扶持葡萄酒产业做大做强。参照外省市做法,制定鼓励农民种葡萄和扶持葡萄酒产区发展的优惠政策。

  三、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实现河北省葡萄酒产业一体化发展,必须加大政府和行业的推动力,健全完善组织机构和管理服务体系。如设立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领导相关机构,建立省葡萄酒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以及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

  四、明确发展重点,全力推进抓落实。目前河北省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统筹规划,高标准建设酿酒葡萄基地;多措并举,突出抓好产区品牌建设;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优势企业;打造特色,鼓励发展葡萄酒庄园;技术创新,加强酿酒葡萄基础科研工作;扩展空间,营造葡萄酒文化氛围;配套发展,完善葡萄酒产业链条。

  五、加强对标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要走出去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在消化吸收上下功夫。不仅学习国外的葡萄苗木种植、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也要学习他们的管理办法、产品包装和酒文化推广等经验;还可以把国内外的葡萄酒专家、学者请到河北省产区考察指导,相互交流,找出我们在产品质量、生产技术和包装设计等方面的主要差距,提高产区的专业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