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文化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在葡萄酒领域,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葡萄栽培、酿酒以及品鉴方面的知识,就算是一个被大家认可的专业人士,如果一个人在这方面的知识非常渊博,人们则称他为专家和老师。但是,如果用更高度文化标准去衡量,恐怕很多人都会成为人们议论的对象。

  在葡萄酒领域,人们更多的关注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除了掌握各类基础知识外,还要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需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具要备一些优秀的个人品质,比如契而不舍、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等等。

  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对一个专家来说要想成为行业内公认的领袖人物或者某一个方面的领军人物,还必须要有更高的文化修养,使自己的品行与自己的知识相适应。

  最近,酒类市场下滑,进口酒势头不减,很多业内人士开始认真的反思。首先是性价比的问题,我们的产品真的达到了消费者期待的品质?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为什么要定高价?其次,是国产葡萄酒的文化亲和力。大家凭什么喜欢你的产品?为什么非要购买你的葡萄酒?我们有没有从深层次上找到自己的不足?第三,文化积累需要更多的智力和耐力。文化积累不仅仅是建厂初期的规划和精美的产品包装,也不仅仅表现在几次好的营销事件和公关活动,还有更多细致的工作,比如独具特色的酒庄风格、具有人文关怀的参观路线、含蓄内敛的酒类包装及推广模式,尤其是葡萄酒与其它艺术的结合,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扩大葡萄酒的领地。

  当前,滥用文化概念进行各类炒作的现象非常普遍,葡萄酒文化也不例外。不少媒体看似高举葡萄酒文化的大旗,实则是招摇撞骗之举。最近,某些媒体一改打压贬低国产葡萄酒的做法,利用个别企业急于出名的想法,举办各类比赛、大师推荐等等,最后组织者满载而归,我们的产区和企业在投入巨资后又得到了什么?

  文化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对教育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同时,教育对文化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的葡萄酒教育已经迈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开始由广度向深度迈进,社会办学、校企联合办学、中外联合办学、注重实践等成为新的亮点。但是,高端科研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在职人员的深造仍然没有大的突破,特别是正规的酿酒师培训体系和国内职业技能的鉴定体系尚未建立,随着社会体制的变革和教育制度的完善,相信中国的葡萄酒教育对产业的提升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