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还缺什么呢?华夏酒报记者石磊围绕“个性化·性价比”话题做了深度解读

为个性化、性价比建立产业配套

  “如果我们产品的个性化和品质要有进一步提升,从全局看,已经或将遇到发展的瓶颈。”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说,经过此前多年的努力,中国葡萄酒的产品质量水平有了明显提升,目前国内各葡萄酒产区已出现了一些品质优良并具有个性的优秀产品,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小葡萄品种酿造的产品,已表现出产区的适应性,甚至是初步表现出其明显的个性。但要实现国产葡萄酒真正的个性化发展和高性价比水平,还需要完善相应的行业配套。

  首先是在葡萄酒原料方面,由于国内葡萄酒企业使用的原料大多来自于老的基地,即使是新建的酒庄,新建的基地,很多在酿酒葡萄品种选育上也没有突破以前的条框,栽培模式与技术并未取得突破性提高。“因而造成酿酒葡萄个性与特点的缺失,以及酿酒葡萄品质提高受到很大影响,结果是葡萄酒产品的个性化表现缺乏说服力。”王祖明表示,酿酒葡萄的品质是个性化产品的重要基础。

  另外,实现葡萄酒的个性化发展,必须有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作为保障,而这也是当前国内葡萄酒产业的一块基础性短板。

  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国葡萄酒的性价比水平,必须树立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包括市场推广模式和葡萄酒文化建设,都要更加贴近消费者的需求和体验。

  王祖明表示,随着2010年葡萄酒消费市场的变化,一些酒企主动适应变化,改变推广模式,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总体上来说,绝大部分企业仍把渠道作为营销核心,忽视了消费者才是真正的营销目标。另外,由于推广模式的陈旧,营销人员葡萄酒专业知识的缺乏,葡萄酒文化建设与市场推广难以充分结合,不能适应消费市场的细分和变化,葡萄酒产品的性价比情况也就难以得到有效传播。在王祖明看来,行业亟待建立更合理的营销、推广和教育机制,使个性化、性价比的行业创新价值能够及时有效地传达至消费者,如果缺乏这样的基础配套,必将影响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做强做大。

  如何把“个性化”上升为产业优势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葡萄酒企业已经意识到个性化、差异化的重要性,于是在产品研发上推陈出新,不同品种、不同品类、不同风格的葡萄酒产品纷纷亮相于市场。这固然丰富了市场选择,但也给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认知困难,甚至一些产品借此炒作“噱头”,扰乱市场。蓬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传武认为,葡萄酒的个性化应该与产区风格塑造结合到一起,将个性化上升为产业优势,为酒企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强大背书和资源。

  蓬莱产区现有优质酿酒葡萄基地近17万亩,取得生产许可证的葡萄酒企业70家,已建及在建酒庄25个,葡萄酒生产能力14万千升,2014年蓬莱产区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3.5亿元。孙传武表示,身处行业调整期,蓬莱产区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与个性化的产业优势有很大关系。

  性价比需标准细分

  在理性化的葡萄酒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性价比的要求很高,国产葡萄酒要提升市场地位,就必须在性价比方面有更加令人信服的表现。对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滨州医学院葡萄酒学院学术院长李华认为,葡萄酒的内在质量具有层次性,从优质产品到普通品质的产品之间,又可以分为很多中间类型,其性价比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通过标准的约束,既有利于消费者选择,也能促进行业在提升性价比水平方面开展更加细分和务实的工作。

  李华表示,所谓一般的葡萄酒,即完全符合相应标准,质量安全的葡萄酒,它可以没有风格特点,但它一定是安全、平衡的,能够适应大多数人口味,可以将之比作一种适合大众阅读的入门读物。“对于任何一个新兴的葡萄酒消费国,其规律是首先接受那些没有特点,但安全舒适的葡萄酒。”

  而随着市场的成熟理性,消费层次的拉升,高品质葡萄酒具有了一定的消费群体,这就相当于“博士生读物”。这样的产品才具有自身风格内容,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和欣赏,但确实代表着更高的品质层次。

  “现在我们谈葡萄酒的性价比,一定要把握这个前提,不能用最好葡萄酒的标准去评价普通葡萄酒,反之亦然。”李华说,葡萄酒的缺陷比质量更容易被感知,普通消费者可能不会鉴赏某一葡萄酒的质量,却有能力发现它的缺陷。李华认为,需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尽快制定相关的细分标准,比如酒庄酒的评价标准,以及不同产区的评价标准等,这是全面提高国产葡萄酒性价比水平的一个务实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