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国产葡萄酒文化建设

强化国产葡萄酒文化建设

  迄今的考古发掘表明,中国葡萄酒的历史不短于西方,自公元前二世纪开始,到目前已有2000多年的时间。中国葡萄酒业有过三次以上的大发展时期,但几乎全是以进口酒唱主角,本地酒未发展成强势主打酒种。而葡萄酒文化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在葡萄酒的需求上,和白酒比有很大的不足。国产葡萄酒需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要结合各区域历史、民族、饮食等文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

  对此,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建议,针对酿酒葡萄的种植,要筛选、种植本区域有特点、优势的酿酒葡萄品种,打好本区域的特色基础。例如,近年来,天津产区种植其独有的品种,加强玫瑰香葡萄的种植,用原产于天津的玫瑰香葡萄酿酒。目前,玫瑰香葡萄酒已经成为了天津葡萄酒的代名词,王朝葡萄酒公司用玫瑰香酿造的葡萄酒先后荣获5次国际大奖,并荣获布鲁塞尔全球最高质量奖。王朝玫瑰香半干白葡萄酒成为了企业最有特色的产品之一。

  蓬莱产区为解决葡萄品种同质化问题,除优化本地主栽的赤霞珠、蛇龙珠、贵人香、霞多丽等品种外,还依托中粮阿海威苗木公司,积极选育出了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质新品种。目前,泰纳特、泰姆比罗、马萨兰等一些特色品种逐步得到推广。

  在葡萄酒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的时期,其个性化显得尤为重要。

  国产葡萄酒要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大力推动优势葡萄酒产区品牌建设,培育和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诚信度高、特色鲜明的葡萄酒生产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重视对葡萄酒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优势的民族品牌;建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注重葡萄酒文化和品牌建设的有机结合,倡导合理、健康、科学的消费理念,逐步树立我国葡萄酒行业的整体形象。

  此外,国产葡萄酒还要加强葡萄酒文化的推广,通过各类葡萄酒品鉴会、葡萄酒品评培训、葡萄酒主题旅游等,让中国消费者更多地认识、了解、热爱葡萄酒。越来越多的国外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必将给市场注入更多新的元素。而将纷繁复杂的中国菜式与品类繁多的葡萄酒做出完美的搭配,使美酒与美食相得益彰,将会是中国葡萄酒文化推广的重要任务。

  强化行业自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葡萄酒行业当前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从宏观上制定产业发展战略,葡萄酒贸易是世界性的,贸易量和贸易额都非常可观,需要政策支持和指导,引导企业落实;企业则需要建立一套成熟的反应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行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以及要求,争取行业发展的利益;要充分调动企业的一些能力和资源来共同推动葡萄酒产业战略工作的执行和发展,尤其是要调动企业主要领导人关注企业、产区和技术发展。同时,企业要大力支持协会以及各方的各种成分检测、资料提供等工作,共同推动产业战略的制定。

  成立葡萄种植研发中心和农业葡萄专业协会。研发中心开发和引进葡萄新品种,脱毒选育已有优势品种,研发科学种植葡萄的新方式;种植协会发挥中介作用,组织农户探索机械化作业,提高葡萄生产的效率,开展葡萄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提高葡萄生产的质量。

  严格执行国家已经颁布的有关葡萄酒行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市场准入制度,政府主管部门统筹规划葡萄种植及葡萄酒生产工作,防止和制止盲目上马、低劣项目上马,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行业恶性竞争。

  其次,发挥葡萄酒专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协会要协助政府开展宏观指导和规划工作,比如协助制定生产标准、商品价格等规范,引导市场主体遵守规则,强化履约意识,保护市场主体利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最后,主管部门还应根据当年葡萄的种植和收获情况,协同农业葡萄种植协会和葡萄酒生产企业,发布葡萄市场指导价格,保护农户积极性,为葡萄种植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升,法制体系的完善,全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国家加大了对食品行业标准和法律的关注,酿酒行业面临的法律与行业标准的问题终将得到解决。企业自律是行业自律的基本保证,作为行业组成的基本细胞,企业的行为直接影响着行业的利益与形象。一个企业的过失,尤其是领头企业出现问题,其负面影响将直接辐射整个行业,甚至波及得更广。过去屡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责任虽多在企业,但受到影响的无疑是整个行业。行业自律,首要的是企业的自律。国产葡萄酒出现的“昌黎葡萄酒造假事件”以及橡木桶灌装、傍名牌商标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葡萄酒行业的整体形象,给品牌信誉带来了严重的质疑,所以加强行业自律是国产葡萄酒安全、健康发展的保证,企业从自身开始要加强自律,保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