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葡萄酒乱象丛生 市场亟待规范

进口葡萄酒进入中国也就是近20年的事,但是目前中国究竟有多少从事进口葡萄酒的商家?记者采访多个机构,都没能给出大概数字。但几乎所有的进口酒全部承诺“原装进口”。


  据某机构做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葡萄酒经销商中规模在5人以内的小公司占据了36%的份额。葡萄酒的入行门槛低,只要有几十万资金,有一些关系网,认识一个酒庄的庄主就开始做起葡萄酒的国际贸易公司了。这里面,56%企业的寿命时间在1~3年,可见其实目前葡萄酒市场的经销并不是看起来那么乐观,大部分经销模式是以市场初级模式的关系营销为主。


  从事多年进口葡萄酒的刘先生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其实进口葡萄酒渠道非常复杂,在国外分级都非常严格,决定一瓶葡萄酒的品质和价格有多重因素,葡萄生产地、酿酒使用葡萄的品种、酒精浓度、单位产量、葡萄汁糖份、葡萄的种植方法、酒的发酵方法、酒的储藏规定、装瓶时间的规定、酿酒使用葡萄收获年份的规定。但在中国的进口葡萄酒市场就显得十分不规范了。


  据一位专门从事葡萄酒灌装的经销商透露,原瓶进口和散装进口,是进口葡萄酒进入国内的两种主要方式。原产地装瓶生产、灌装一气呵成,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进出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漏气”风险,因此多适用于知名品牌或实力雄厚的酒庄;而一些小酒庄因无力独立敲开中国市场,往往选择与人联合向中国经销商供应桶装原酒,到国内再灌装。国内不少保税区都新建了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国际分装中心”,大桶进口原酒就是在这里被分装到小瓶中,并被贴上“原瓶进口”的标签。


  记者调查中发现,一些经进口酒经销商通过减轻运输重量和降低进口关税来降低成本,他们有时会用软质皮囊代替木桶,并在酒中添加二氧化硫,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的腐坏、变质。一些经销商一旦察觉到酒的味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化,或有其他损失,甚至会在灌装时加入水、色素、香精、橡木素等进行勾兑。这些在保税区内贴上了进口标签和拿到通关手续后的“进口原装酒”一旦进入市场便开始随意定价,为了让消费者感觉到这款进口酒的质量他们往往把价格提的很高,让消费者很难辨别。


  亟待知识普及和文化融合


  目前,最受中国消费者认可的葡萄酒是法国酒,而法国酒中,又以波尔多酒最为突出。不少人会将“波尔多酒”挂在嘴边,可实际上,波尔多酒千差万别。在这片10万公顷的葡萄种植区域,酒庄随处可见,除了享誉世界的五大顶级酒庄——拉菲、奥比昂、拉图、木桐和玛歌外,大小酒庄多达数千家,其中不乏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古老酒庄。但令当地酒庄主遗憾的是,中国经销商大多忽略了这些特点,只用“波尔多产区”就将它们全都囊括进来。


  记者在市场上采访发现,最近几年,进口葡萄酒购买者已经从外国人、海归和高级白领层逐渐转入了大众消费。而对于很多普通消费者,还没有能力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择一款性价比合适的酒;入门级爱好者,虽了解一些葡萄酒的基本知识,但还是简单地注重看酒标上产区、葡萄品种等相关信息上,对真正的葡萄就知识也是却一知半解,迷信被宣传得较多的知名酒庄;几乎不懂葡萄酒,盲目跟风购买,且一味将法国酒,尤其是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和好酒画上等号的消费者还是占了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