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国内葡萄酒三巨头缘何成绩不理想

 葡萄酒收藏顾问、万欧兰葡萄酒教育首席专家陆江表示,2012年国内葡萄酒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虽然国内市场扩张很快,但进来的资本很多,“蛋糕”没有想像中那么大,自然每个公司分到的就少了。他还补充,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受国内“三公瘦身”政策影响,对主要作为礼品、商务宴请的葡萄酒市场产生较大冲击。

  不过,在中国食品、张裕a、王朝酒业的公告中,除葡萄酒成本上升、国内需求放缓外,都将业绩下滑的原因归结为进口葡萄酒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进口葡萄酒冲击国内企业

  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商贸展vinexpo日前在京公布最新年度分析报告,报告预计,2012—2016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耗量将增长39.62%,增量达到7153万箱,相当于8.58亿瓶。这一消耗增速冠绝全球,超过美国和俄罗斯。

  “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是从2006年开始,并在2008年、2009年达到高峰期。”陆江表示,近年来国内葡萄酒市场“蛋糕”越来越大,吸引不少资本的进入,得到不少国际品牌的关注。

  不过,在国内市场刚刚起步的时候,国外葡萄酒由于语言、文化体系等方面原因,没能进入中国市场,国内葡萄酒企业逐渐发展壮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葡萄酒生产企业500多家,形成了以张裕、长城、王朝、威龙等为龙头的品牌企业,在产能、技术、设备等方面已经趋于成熟。不过,国内酒企开发的产品多集中于中下游,在品牌影响力以及产品价格上都难以发力。

  加入wto后,我国按照要求对进口葡萄酒逐步降低进口关税,目前已对智利、新西兰等国家实行零税率,这也促进了国际葡萄酒知名品牌涌入中国。

  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累计进口葡萄酒43万千升,比2011年增长8.9%。另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进口葡萄酒份额占25%左右,以高端葡萄酒为主。随着进口葡萄酒的不断涌入,预计5年内将会占据40%左右的国内市场。

  国内品牌需提高品质

  “国内葡萄酒产业暴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陆江表示,国内葡萄酒企业在市场发育初期,承担了市场教育的任务,形成了其在品牌上下重金而轻视葡萄酒品质提高的理念。

  不过,随着葡萄酒市场扩大、消费者成熟度的提高,进口葡萄酒对国内市场逐渐渗透,这种理念在我国葡萄酒市场已经不适用了。陆江向国内葡萄酒企业敲响警钟:“对国内葡萄酒企业来说,再不转型就晚了。”

  实际上,国内葡萄酒企业也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强大“外敌”,不少已经盯上“收购”这一转型路径。中国食品总经理栾秀菊就表示,在应对进口葡萄酒冲击方面,中国食品将上市其长城品牌的进口酒,并同两个世界著名的葡萄酒商在洽谈,争取成为其在中国的独家代理。

  “总体上说,葡萄酒行业是个长线投资而非短线投资。”在走访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葡萄酒产区后,陆江认识到,生产高品质的葡萄酒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完成的,甚至需要十几年的投入。“拿最简单的原料葡萄来说,很多高品质葡萄酒厂商不会使用葡萄树头3年结的葡萄。”

  与之相比,国内葡萄酒企业多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过于重品牌轻品质,使得国内葡萄酒企业一旦面临进口酒的冲击,就会受到较大影响。在陆江看来,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踏踏实实提高葡萄酒品质和性价比,以更加长远的视野进行企业规划。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认为,发展酿酒葡萄基地,改善葡萄酒品质,将成为国产葡萄酒企业摆脱未来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未来国产葡萄酒商应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方面努力,凸显地域与酿酒葡萄品种的匹配效果,以丰富的产品品种与进口葡萄酒一争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