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专业人才需要国际化视野

专业人才需要国际化视野

  葡萄酒是国际化的酒种,“闭门造酒”很难成就中国葡萄酒的未来,而有着国际化视野的专业葡萄酒人才将成为葡萄酒行业最大的需求。

  中国葡萄酒产业结构在调整,体现葡萄酒风格的酒庄成为公众认可的发展方向,也是葡萄酒产业提高质量、转变经营理念的有效途径。而酒庄的管理与传统的生产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不仅要有严谨的工艺流程,还要有相应的酒庄文化,通过旅游、休闲、品酒与品牌融会贯通。这就对酒庄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管理者不仅专业精通,更要具备国际化视野。

  目前,国内酒庄的管理多数还处在简单模仿国外的时期,没有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与葡萄酒结合缺少多样性,如餐饮管理、葡萄酒鉴赏、餐桌礼仪等等,均需要进行专业训练。而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培养这种专业复合型高级人才的院校,酒庄的管理者多数要通过国外受训或是多年的摸索才能担负酒庄的管理工作,整个行业亟需具备国际化素养的专业人才的进入。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国外人才的引进来和国内人才的走出去,这就需要国内高等院校更多地和国际葡萄酒院校进行合作、交流,不断与国际接轨。

  国外在中国的商业培训机构,对于国内人才的培养是一种补充,但是我们更期待具有本土特色、为中国人量身定做的培训机构的发展,比如ISNAB(中国)学院设立的葡萄酒侍酒营销课程,是针对非葡萄酒专业的葡萄酒从业人士的课程。据ISNAB(中国)学院执行院长菅蓁介绍,该课程一共有300学时,培训时间为3个月,是结合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而开设的本土化课程。该课程不仅讲授和品鉴世界各地的葡萄酒,更重要的是,还介绍葡萄的种植、风土条件对葡萄的影响,葡萄酒的酿造以及品尝理论和实践。 

  “与一些短期的商业培训相比,我们能够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葡萄酒。实际上,该课程实现了葡萄酒基础理论和实践的很好结合。”菅蓁介绍,葡萄酒侍酒营销课程由中国农业大学(烟台)食品与葡萄酒学院的专业教师以及国内外的葡萄酒专家进行授课,从已经毕业的四届学生的情况来,用人单位的反响都很好。“做培训不困难,我们努力要做的就是将培训本身与中国本土市场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能很好地‘落地’。”

  据逸香国际葡萄酒教育公司创办人文含介绍,ESW课程也是为中国人定制的培训课程,每年他们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对在校学生进行中级课程的培训,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是一种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开拓学生视野的好机会。

  “目前,在国内比较热门的是WSET、ISG等。其实,这些培训之前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比较得到认可,而国内这样的机构很少,中国的葡萄酒行业发展又晚,所以很多业内人士和爱好者更多地选择这几种商业培训。”WSET授权讲师梁竞志坦言。

  专才培养还需多方配合

  在葡萄酒产业快速进步的过程中,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力量推动着产业的全面发展,影响着消费者的饮酒观。而葡萄酒消费与其他酒种不同,它更具文化底蕴,所以葡萄酒消费的普及无法在一朝一夕内完成,这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完成发展初期的文化普及工作,如在葡萄酒的礼仪、配餐等方面,以短期培训的方式对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学习,用准确、全面的专业知识引领消费者认识葡萄酒。

  另外,在中国市场上,本土葡萄酒和进口葡萄酒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葡萄酒的从业人士来说,无论是服务于国内企业还是国外公司,多语种的学习和交流将成为必然。对于专业的技术人才来说,不断阅读和学习国外优秀的专业期刊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目前翻译成中文的专业书籍只是少数。即便是仅仅从事葡萄酒销售工作的人士,名目繁多的各类酒标也要求其必须具有基本的外语基础。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无论哪一个行业都在呼唤国际化的人才,这在葡萄酒行业显得尤为迫切,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更多的是需要国内的官方教育机构从源头上做好规划和培养机制,让培养出来的人才各尽其能,尽快进入角色。

  市场是最大的杠杆,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日趋繁荣,葡萄酒相关产业的逐步完善,葡萄酒的教育也必将会升级。作为行业的守望者,我们期待着更多葡萄酒专业人才的成长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