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葡萄酒运营商的品牌推广仍局限于产地品牌推广阶段

葡萄酒消费繁荣的背后,葡萄酒市场的增长方式、营销环境、销售手段和市场培育等方面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引起企业和品牌运营商的足够重视,并在营销实践中加以解决,很有可能引发葡萄酒业的诚信危机。

  品牌诚信的根本在于品牌运营的诚信,品牌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个相对中长期的市场推广计划和具备一定水准执行力团队的具体运作。市场会淘汰一部分急功近利的企业、没有诚信经营的企业。

  目前,多数葡萄酒运营商的品牌推广仍局限于产地品牌推广阶段,借用国外葡萄酒行业几百年甚至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推广经验。可是,当企业和品牌运营商都宣传产品品牌优质化、品质差异化等雷同的消费诉求时,消费者难免会对整个葡萄酒行业产生质疑,其产品的区别究竟有何不同,评判产品性价比的标准何在?由此看来,今后,葡萄酒的品牌推广应着力于相对细化的、本土化趋势逐步加强的、多层面的文化诉求。

  实际上,品牌诚信的建立可以成为企业抢夺全国市场的“利剑”。如今,不少企业注重品牌诚信度的确立,并以自身独特的、对手难以复制的不对称竞争优势取悦消费者。

  中国葡萄酒市场还处于初级渠道市场,属于被动引导的消费市场。在产品的主流消费文化和习惯性消费没有形成,又无人致力于在主流层面推广的时候,初级渠道的表现仅仅是停留在各级经销商和团购的竞争层面上。一些品牌商家抢经销商如抢“救命稻草”,尽可能压低利润空间让利给经销商,导致经销商的权限过大,而自己却陷入一种不健康的经营循环,投入越大、套得越紧。可一棵稻草,承载不了那么多人和企业安全逃生的希望,这样一来,渠道诚信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就加大了。

  只有当自身的渠道体系更大、更健全的时候,生存才更有保障,才更能保证渠道诚信。很多参观过糖酒会以及行业展销会的朋友都有相同的感觉,就是雷声大、雨点小,更多的是行业内部商品交流,显然这些方式收效甚微,几乎很难对实际的销售产生影响力。要知道,如今年复一年的展销会,大家都在争夺那有限的渠道,寻找经销商、加盟商,就如同一大批落水的人在疯抢那根“救命稻草”。可惜很少有人领悟:内部渠道也同样已经趋近饱和。终端渠道打不开,销售渠道没有形成立体化、体系化,未来的经营之路将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