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法国葡萄酒仍然稳稳地占据着半壁江山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葡萄酒却被清晰地划分为新、旧两个世界。著名酒评家休·约翰逊在他的《葡萄酒故事》一书中第一次引进了“新世界”这个名词,将古老的欧洲产酒国称为“旧世界”,包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国、奥地利,自然也包括匈牙利、希腊等中东欧国家和地区。而与此相对应的新兴产酒国则统称为“新世界”,包括南非、美国、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尽管在这两个世界种植着类似的葡萄品种,有着相近的评价体系,甚至同享着同一个酿酒师团体,但是它们依然被归入了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一个代表传统一个代表革新,彼此明争暗斗,各有胜负。

  1976年5月24日,在这一天常常被视为“新世界”逆袭的日子。英国酒商同时也是酒评家的史蒂芬·史普瑞尔发起了美国葡萄酒与法国葡萄酒的盲品擂台赛,由5款波尔多红葡萄酒、5款勃艮第白葡萄酒组成的旧世界法国队,对阵来自美国加州的葡萄酒。而大会的9名评委全部由法国人组成,他们都是重量级的葡萄酒专家。当赛果公布,人们都傻眼了:红葡萄酒第一名(1973年份Stag’s Leap Wine Cellars)和白葡萄酒第一名(1973年份Chateau Montelena)全部来自加州。高傲的法国人不服气,他们拿出的最令人信服的辩解是:法国葡萄酒经得起历史的考验,需要陈放相当长的年头才能进入完美境界。于是,2006年5月24日,“巴黎品酒会”30周年这一天,当年的发起人史普瑞尔再次组织了一场品酒会,打开已经陈放了30年的10种参赛葡萄酒进行盲品复赛(由于白葡萄酒陈年潜力有限,未组织复赛)。复赛的结果让所有的品酒师大吃一惊:排名前五的葡萄酒全部出自加州!

  尽管新世界的崛起不可阻挡,给包括法国在内的传统产区带来了巨大压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法国葡萄酒仍然稳稳地占据着半壁江山。以2013年上半年的进口数据为例,尽管新旧世界产区交替出现,但排名第一的法国以进口总量占比46.7%的市场份额,远远甩开了排在第二名的澳大利亚12.7%的成绩。对于这些非成熟市场的许多消费者而言,法国意味着顶尖的葡萄酒,意味着与之相关的历史沉淀风雅人文,至于是否需要为这些不明项目埋单,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