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市场面临多重环境的影响

根据《中国进口葡萄酒指数及市场报告(CFDF)2013-201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总体上讲,中国葡萄酒市场规模增长很快,但区域差异也很大,东南沿海的上海、广东、福建、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10~30亿元级的省级规模市场、亿元级的市级规模市场以及千万元级的县级市场。但是在北方及广大中西部地区、除个别中心城市外,葡萄酒消费仍然处于市场培育期。2012年以来,受大环境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市场增速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中国葡萄酒市场“寒冷”,使得进口葡萄酒酒总量在今年继续探底。2013年全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为3.77亿升,相比2012年下降4.46%。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额为15.56亿美元,同比2012年下降1.64%。中国进口葡萄酒继2009年金融危机波及之后,再次进入负增长。

  根据《报告》显示,2012年春节过后,进口葡萄酒就开始盘整。其后的中欧双方贸易战也波及葡萄酒,商务部对欧盟进口葡萄酒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在政策层面上加剧了葡萄酒市场的动荡。

  随着“禁酒令”等政策对团购渠道的打击,两个集中现象出现:国际知名葡萄及酒品牌向优秀进口商和品牌运营商集中,全国各地优秀经销商向品牌运营商集中。出现了酒商开始大量抛货,产品价格跳水。进口酒商之间进入挤压式增长的状况,市场占有率此消彼长。

  前期向全国高速扩张的进口商和品牌商也开始进入了收缩期:裁减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人员,压缩市场费用,回归根据地市场。全国众多酒窖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关门潮。

  《报告》显示,2012~2013年度,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渠道特点发生明显变化,专卖店遭遇分化,传统政商团购体系崩盘,电商渠道开始崛起。

  首先,很多葡萄酒专卖店关门,葡萄酒专卖店朝着更加亲民的方向发展。其次,以政商务团购为主的驱动模式转变成以零售为主导的驱动模式。

  从过去的一年开始,进口葡萄酒开始重返中国的商超渠道势头很明显,商超已经逐渐成长为进口葡萄酒的支柱渠道。

  在餐饮渠道方面,2013~2014年度,进口葡萄酒在中国餐饮渠道也发生了分化。小部分葡萄酒主题餐厅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但是整体来看,随着就餐者自带酒水率的提高,餐饮渠道对进口葡萄酒的影响力在下降。

  电商渠道也许将改变未来。目前,国内电商平台的葡萄酒酒销量还很小,大约在3%左右,但是蕴藏着巨大的潜力。电商目前最大的优势在于聚焦葡萄酒消费的“长尾”(细分而少量的需求),以品多、价低、真品和全国配送的特点,为单个产品在全国范围找到足够多的消费者。

  不过,综合来看,进口葡萄酒市场未来的趋势更多可能是,线上线下互相融合,线上优势在于购物方便,线下优势在于购物体验,电商将成为一种能力。未来的零售业态必将以消费者为主导,以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纽带,形成“超级店+社区店+网店(PC+移动)+物流配送网”的一个全渠道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