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帕克,葡萄酒世界会怎样?

随着把自己一手创立的酒评杂志Wine Advocate卖给新加坡投资人,公司总部搬到亚太和让Neal Martin接替自己进行今年4月的波尔多2014年份期酒品评活动,对高端葡萄酒市场价格举足轻重的帕克退休的脚步愈发明显。

 


 

还记得刚开始喝葡萄酒时就好像完全没方向,后来Robert Parker的评分一下子感觉自己找到了入门的捷径。这种简单、一目了然的评分体系确实给消费者直观的指引,加上过去30年美国市场成为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使美国人帕克对法国的葡萄酒市场有了最大的话语权,一句话,钱说了算。


 

但Parker 的超级影响力其实是国际葡萄酒界的一大隐忧。众所周知,他只喜欢某种风格的酒,人们把这类酒称做Parker Wine。很多人为了要得到他的认可,不惜代价的酿造Parker Wine,不同地区的特色逐渐消失。如果有一天,世界不同地区都开始生产相同葡萄品种风格一致的 Parker Wine,这将是所有葡萄酒爱好者的损失。


 

随着大家品酒经验的丰富,加上葡萄酒本身就充满了变化和多样性,追求新鲜和个性成为这个消费时代唯一不变的特点。帕克的声望在欧美已经大不如前,所以转战蓬勃兴起的亚太市场似乎正合时宜。


 

说到亚洲市场的发展,不得不提同样举足轻重的巴黎地标性葡萄酒商店勒阁行。


 

位于薇薇安拱廊(Passage Vivienne)的勒阁行(Legrand filles & fils)是最富巴黎店家气质的杂货铺。薇薇安拱廊诞生于百货业蓬勃发展的1823年,有着玻璃屋顶和马赛克拼花地面,被认为是巴黎最优雅的一条拱廊。去巴黎墙裂推荐的闲逛地。1880年,博仁(Beaugé)在这里开了一个售卖东印度公司产品的杂货铺(Epicerie)。一战之后,皮埃尔•勒阁行(Pierre Legrand)先生买下这间已经闻名全城的杂货店,经营至1945年,传给他的儿子吕西安•勒阁行(Lucien Legrand)。


 

父子两代将其全面打造为现在的勒阁行风格。他们从贝赫曦(Bercy)进来桶装的酒,然后在铺子里分装成瓶,瓶子上贴着标签:由“杂货铺主”分装。这种诚实自信的风格是勒阁行成名的重要原因。1900年开始,勒阁行将一部分店铺开辟为品酒和陈列空间,也就是大批爱好者朝圣的地方。是五六百平米的长方形空间,除橱窗外的三面墙上都是待售的葡萄酒。进门左手是参加最新活动的品种,另外两面墙都有直到天花板的8层酒架,架下最宽的第一格用来摆放整箱的酒,其余7层都放得挤挤挨挨,架上有详尽的产地特色价格说明。


 

一副杂货铺的实在派头:殷实、紧实和诚实。这空间的威严和质感仅仅产生于两个字——专业,而不是任何浮夸矫揉的艺术设计或昂贵傲慢的贵族气质。木质方形酒吧的台下,有挂包和雨伞的小钩子,既贴心实用,也显示了勒阁行一直推行的,随时路过进来喝一杯,随时与葡萄酒邂逅的”过路人“精神。


 

勒阁行家族的人并不墨守经典,而是笃信葡萄酒需要永远的变革和永不终止的探寻。吕西安用脚来证明这一点,他从1970年代开始,年年都要走遍全法产酒的地区,尤其是那些不知名的地方,和酒庄主人以及种植葡萄的农民一起探讨酒的状况和改进方式,并冒险将不出名的酒购入勒阁行出售。他亲手推出了不少今天的著名产区,比如朗格多克地区的加萨克产区(Mas Daumad Gassac)、罗讷河口的太外隆产区(Trevellon)等等。吕西安更喜欢寻找的是每日餐桌上的酒,也就是他所称的”让你更愉快更聪明的轻松小酒”。“好酒不一定是贵酒”,这个信念让他成为许多这类酒的推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每年11月要过新酒节的薄若莱了。日本著名葡萄酒漫画《神之雫》很多桥段写的都是勒阁行,, 店里还摆放着《神之雫》的法文版

 

几个月前,这家百年老店的现任主管Sibourd-Baudry向所有的贵宾客户发了一封信:


 

“罗伯特帕克隐退了。对于波尔多葡萄酒而言将会是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公平地讲,罗伯特帕克的确是一个杰出的葡萄酒品鉴师,也是一个伟大的营销者。在过去的三十年,促进了波尔多葡萄酒在全球的认知度。整个市场都随他的评分系统变动。由于对市场巨大的影响,有人指责他反过来影响了波尔多葡萄酒的口味,一些不符合他口味偏好的产品甚至遭到了排挤,飞卓酒庄(Figeac) 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我们当然应该感谢帕克,他为波尔多红酒的声誉和活力等方面所做的一切,通过他的评分系统,他鼓励生产者力求把每一年份的葡萄酒做得更好。


 

然而,我们并不认同他的口味偏好,那些过度成熟的,充满木质气息,酒体厚重,单宁强劲的酒。Legrand的多数客户和我本人更喜欢细腻轻盈的酒。


 

但这还不是重点。事实上,我们不喜欢评分系统,不管葡萄酒是20分制还是100分制的。这把一个特定时间点非常主观的感官表象,用一个貌似客观的数值来表现。事实上,在某一次品评过程中给酒打的分,远非事实全貌,因为葡萄酒每一天都在变化。


 

在Legrand,我们能提供给客户最好的,我们自己会存这些酒。我们选酒的哲学一直是只提供真正理解和尊重风土的酿酒师所酿造的,精致优雅的葡萄酒。


 

波尔多葡萄酒的实力其实在于多样性:产区,风土,调配,还有那些深知如何酿造,并忠实反映这片产地独特风格的所有从业人员。


 

现在爱好者们忽然发现了他们自己的能力而不用在追随某个大师,他们可以自由做出选择或者接受信任的朋友建议,无论是侍酒师、品酒师或酒商。


 

波尔多的新时代开始了,酒庄可以自由表达和呈现自己的产品,零售商和消费者也可以听从自己内心的选择了。“


 

旧世界的欧洲由于葡萄酒历史延续数千年,早就不受个别评论家影响;现在也已成熟的美国市场也获得了自由。


 

殊不知2年前,现任掌门人Gérard Sibourd-Baudry将勒阁行78%的股份卖给了日本食品集团中岛董家族。因为“15%的收益在日本,80%在法国以外地区,整个业务涵盖13个国家”。长期的市场开放、大量的爱好者、语言的障碍和日本消费者一向崇尚的匠人精神,加上从收购酒庄到收购勒阁行这类零售商的印证,看来日本市场也已经自由了。


 

那么面对有着庞大消费潜力,已经可以开始用钱说话的中国大陆市场呢?美好的愿望当然是可以跳跃历史,不经历认同权威——市场蓬勃——差异化而直接进入自由消费的境界吗。可是看看目前市场上个人比较持怀疑态度,也许获得自由之前必须借助权威经历长足的市场教育,只是在目前还鲜有可以左右消费行为的评论人出现。


 

我们的语言、文字、平时的饮食习惯、食材、口味偏好和西方国家差异显著,最接近的是代表亚洲面孔的韩国美女葡萄酒大师李志延(Jeannie)小姐。李小姐目前常驻香港,用中文出过经典的“臭豆腐配红酒”桥段,除了评分,也写详尽的品酒词,对酒的评价跟西方大牛也有诸多差异,已然代表新兴的亚洲。其实不知道各式泡菜配葡萄酒是怎样效果,或许会很惊艳吧,下次见到当面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