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税智利葡萄酒 跳动味蕾舞探戈

 说起葡萄酒产地,国人最先想起的大概都是欧洲和澳大利亚,有着古老酿酒传统的法国和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澳大利亚,所产出的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久享盛名,广受消费者追捧。不过最近,来自南美的佳酿也在不动声色地“攻城掠地”,进口量逐年攀升。受惠于“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智利葡萄酒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可以享受10%的低税率,在香港更可享受免税的利好政策,因此在性价比方面会比欧洲、澳大利亚酒更有优势;而酒中所带有的独特南美风情,更可为饮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中国-智利自贸协定”降税进程于2006年9月启动,根据协定,两国97%的产品在2006~2016的十年之内逐步实施零关税。而在2012年9月,两国又联合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的补充协定,这标志着“中国-智利自贸区”全面建成。根据这份协定,智利葡萄酒类产品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仅征收消费税,税率为10%;而自欧洲进口的葡萄酒类产品则需要缴纳10%的消费税、17%的增值税以及相应关税,进口2升及以下包装葡萄酒关税为14%,其他葡萄酒关税为20%,总税率超过48%,几乎达到智利进口葡萄酒税率的5倍。

  因此在内地市场上,相对于欧洲进口葡萄酒,智利葡萄酒具备更高的性价比。在各口岸的统计数据中,也可以看到从智利葡萄酒进口量的大幅攀升,如宁波口岸的数据显示,智利葡萄酒进口量同比增长1.5倍。

  风味 安第斯山脚下清新气质

  众所周知,酒的风味与口感,受气候影响很大,因此同为世界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但因气候和地形差异,南美出产的葡萄酒在风味和口感上与欧洲、澳大利亚的酒品都有所不同。

  PK法国酒:更清新 性价比无可比拟

  相比于法国波尔多葡萄酒经典的青草香,以智利的葡萄酿制的葡萄酒在优雅之中始终带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清新感。尤其是比较“年轻”的智利葡萄酒,因为近几年来智利的气候较为正常和典型,因此更可以体现出清晰的“智利”特色。当然了,更高的性价比是智利酒相对于法国酒来说无法比拟的优势。

  PK澳大利亚酒:更优雅 传承波尔多风情

  而与同为新世界的澳大利亚相比,智利出品的葡萄酒又因为传承了法国酿制技巧的原因,更多地具备了波尔多风情。澳大利亚常年阳光充沛,葡萄受日照较多,酿出的酒丰满浓郁,口味柔和,果香丰富,极易入口,尤其适合初饮葡萄酒的人士,也非常适于搭配中餐菜肴。而智利葡萄酒多选用赤霞珠和卡曼纳,酿出的酒优雅、细腻、柔顺。智利的葡萄生长环境与澳大利亚一样,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环境,但智利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屏障优势,可以保护着智利的葡萄免受外来病害的侵扰,智利的葡萄园很少需要喷洒农药,可以让葡萄自然地尽情生长。

  葡萄独特风味 源于地形气候

  智利葡萄独特的风味得益于当地的地形和气候。在地图上呈现狭长形状的南美国家智利,有着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湿润,这种气候对葡萄的生长和品质十分有利。特别是在靠近安第斯山脉的地区,气温会更低3~5摄氏度,葡萄一般到5月才采摘,因而会更加新鲜。在南美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阿根廷和智利,顶级酒庄都不约而同地将葡萄园设在安第斯山脉脚下,可见此地气候的独到。这些地区出产的葡萄成熟缓慢、果香浓郁,颗粒小但紧实饱满,是酿制葡萄酒的极佳原料。

  葡萄生长灌溉 与众不同

  “除了气候,土壤的因素也很关键。” 某智利酒的商务总监Juan Carlos Pagola先生介绍说,曾是河谷的贫瘠土地反而是葡萄植株生长的最佳环境,河流干涸之后留下的土壤中石质含量高,矿物质含量也更丰富。而针对南美葡萄园区降水普遍不足,石质土壤蓄水能力不高的情况,也有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当地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地下滴水灌溉’方法,一方面可以让葡萄的根扎得更深,果实更紧实,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资源,因为从地表灌溉水分很容易蒸发,采用地下滴灌则可以有效提高灌溉效率。” 这种来自以色列的灌溉技术可以精确地提供每株葡萄需要的水分,保证葡萄果实的最佳品质。 

  智利“国酒”首入中国市场

  南美是世界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但如果要说最地道的“南美酒”,则首推源自秘鲁、如今在秘鲁和智利两国大量生产的Pisco(比斯高)。智利人喜欢拿它与中国的茅台相提并论,并非因为酒的特质相似,而是因为在国内、国际上知名度相仿。中国消费者也许感到陌生,Pisco自上个月才首次进入中国市场。而在智利,它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饮品。“智利人喝Pisco就像广东人喝茶一样。”将其引进中国的易江南酒业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智利人日常生活中离不开Pisco,他们很少喝水或无酒精饮料。

  Pisco是一种以100%纯葡萄汁为原料的双蒸馏酒,与白兰地是近亲,酿制过程中更多地融入了南美当地的民族传统工艺。最地道的喝法是加入各种鲜榨果汁制成鸡尾酒,而加入鲜榨柠檬汁调制的PISCO SOUR(比斯高酸)在秘鲁和智利都是宴会必备饮品。

  高端智利葡萄酒趁利好而入

  南美以葡萄酿酒的历史并不算长,智利从1518年才开始引入葡萄种植,葡萄酒产业进入现代化阶段则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因此,目前市面上可以购买到的南美酒,或多或少都带有欧洲的烙印。即使有“国酒”之称的Pisco,其酿制技艺的基础也是来自西班牙的白兰地酿法。记者近日在智利一个品酒会上了解到,在葡萄酒方面,南美积极地从欧洲,尤其是法国古老的酿酒智慧、传统和技艺中吸取养分。比如17年前才创立的智利葡萄酒品牌Almaviva,就是智利第一大酒厂Via Concha y Toro和拥有法国波尔多不少顶级酒庄的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 S.A.公司合作的成果。现今在这款带有法国血统的智利葡萄酒的早期作品之中,还能品尝到属于波尔多风格的浓郁草香、月桂香和薄荷气息。这种南美风搭配欧洲传统而带来的“新旧交叠”之感,也是南美酒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