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葡萄酒研究中心主任、葡萄与葡萄酒专家段长青

    中国葡萄酒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市场潜力大,但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首先,在我国,葡萄酒原料的供应和生产是脱节的。葡萄酒的原料决定着葡萄酒的品质,我国原料产地一方面存在着因选择品种盲目而造成的主栽品种不对路,优良品种不能形成批量,或者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未经品种区域性试验就大量投入生产栽培的问题。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不同成熟期品种搭配不合理,采收期集中等问题,不仅采收时劳力短缺,而且加大了酒厂的压力。第二,品种区域性严重,适应力不足。对葡萄种植来讲,我国的东、西部各有特点,西部葡萄的成熟度比东部好一些,在适合葡萄种植的胶东半岛,除要受降雨的影响之外,还要受限于年份。 第三,生产模式、栽培模式、采摘模式落后。我国的种植方法仍文章来源于中国红酒网然停留在传统的惯性思维操作中,在对不同种类葡萄的种植上存在误区,具体表现在用与鲜食葡萄同一个方法对酿酒葡萄进行种植和栽培,其结果必然导致酿酒葡萄在风味、厚度和口感上的缺失。第四,一味照搬西方国家,酿酒原料的种植缺乏中国“特色”。针对这个问题,段长青指出,地中海气候最适宜栽培葡萄,但不是地中海的每一个地方都能栽葡萄,现在很多企业并不从实际出发,把西方技术全盘引进并投放到生产里,到头来得不偿失,制约了行业、企业的发展。

  对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业内有关专家指出,稳定、优质的葡萄原料供应是提高普葡萄酒质量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保证,大力引进培育国外同类葡萄的优秀品种,扩大基地栽培面积,提高葡萄品质和产量是葡萄酒产业保持长盛不衰的关键。

 1 “在我国,葡萄酒原料的供应和生产是脱节的。”段长清说,葡萄酒行业里流行着一句话———“七分原料,三分酿造”,这句话从客观上说明了,葡萄酒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葡萄酒原料的竞争。葡萄酒的原料决定着葡萄酒的品质,我国原料产地一方面存在着因选择品种盲目而造成的主栽品种不对路,优良品种不能形成批量,或者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未经品种区域性试验就大量投入生产栽培的问题。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不同成熟期品种搭配不合理,采收期集中等问题,不仅采收时劳力短缺,而且加大了酒厂的压力。

  另一方面,葡萄酒的原料又受制于原料基地土地,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对产地依赖度较高。比如,我国葡萄酒消费市场集中在南方市场,而原料基地则集中在东、西部地区。另外,原料基地与葡萄酒厂建设不同步,以及栽培管理技术粗放不能保证果实质量等问题,导致了原料供应不及时、不系统问题的出现,这直接限制了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 


  2 品种区域性严重,适应力不足。段长清认为,对葡文章来源于中国红酒网萄种植来讲,我国的东、西部各有特点,西部葡萄的成熟度比东部好一些,在适合葡萄种植的胶东半岛,除要受降雨的影响之外,还要受限于年份。


  3 生产模式、栽培模式、采摘模式落后。他说,我国的种植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惯性思维操作中,在对不同种类葡萄的种植上存在误区,具体表现在用与鲜食葡萄同一个方法对酿酒葡萄进行种植和栽培,其结果必然导致酿酒葡萄在风味、厚度和口感上的缺失。

  4 在采摘方式上也存在误区,鲜食葡萄的成熟期较早,且分批成熟,采摘的挑选余地较大,而酿酒葡萄成熟较晚,成熟期的一致性强,没有可供挑选的余地,把酿酒用的葡萄原料等同于鲜食葡萄来采摘,对葡萄酒的酿制有百害无一益。

  一味照搬西方国家,酿酒原料的种植缺乏中国“特色”。针对这个问题,段长青指出,地中海气候最适宜栽培葡萄,但不是地中海的每一个地方都能栽葡萄,现在很多企业并不从实际出发,把西方技术全盘引进并投放到生产里,到头来得不偿失,制约了行业、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