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力发展毛葡萄产业,罗城获得了“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的称号

近日,广西农科院和罗城么佬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罗城县四把镇共同召开了两性花毛葡萄成果转化推介会,推广利用毛葡萄新品种“野酿2号”治理石漠化,引领石山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

    罗城县总面积26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仅占33.45万亩,“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喀斯特地貌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其中大部分石山地区,土层稀薄,农民在石山上种玉米则加剧了水土流失,使得石漠化更为严重。近几年来,通过封山育林,部分石山恢复了植被,但是长满野草灌木的山头毫无利用价值,石山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成为了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四把镇里乐村土敢屯农民韦凤昂承包的300亩石山上,大家见到的却是另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石头缝中长出来的毛葡萄爬满山头,枝蔓上挂满了果实。“这一片是2010年刚种的新品种,这里以前都是石头,什么都种不了,没人愿意承包。看到今年结果这么好,现在大家都抢着种呢。”韦风昂指着身边硕果累累的毛葡萄园兴奋的告诉笔者。

    作为“野酿2号”的最先一批受益者,韦风昂切身体验到了科技进步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增产增收效果。他种植毛葡萄有10年的历史,从野生种到“野酿1号”,从单性花到两性花,历经坎坷。韦风昂介绍,以前种的都是单性花品种,产量不稳定,而且品质不好,收入很不稳定。现在种的两性花新品种,挂果的头一年就有1000斤以上,稳产后每亩有1500-2000斤,按地头收购价每斤2.5元算,每亩收入4000元左右。

    “野酿2号”是广西农科院历经14年,从130多份野生毛葡萄资源中选育出的世界上首株两性花毛葡萄新品种,于2010年通过品种审定。该品种可实现在同一株种苗上自花授粉,使产量有很大提高,而且一株毛葡萄经长期生长,最多可覆盖近1亩的石漠化地区,同时兼具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生长期长等诸多优点,是石漠化、荒漠化、丘陵山地生态恢复重建的首选生态、经济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