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孙方勋--中国酿酒师,葡萄酒行业里的“多面手”

  他是被世界葡萄酒联合会主席授予“优秀酿酒师”称号的酿酒师;他是两届国家级评酒委员、国葡中心的评酒委员;他是活跃在国内外葡萄酒界的专家学者。工作之余著书立说,先后完成《世界葡萄酒与蒸馏酒知识》《葡萄酒工业手册》和《调酒师教程》;他是企业的经营者,业务涉及葡萄酒生产技术、科技研发、对外交流等多方面;他曾是法国VINITECH和波尔多葡萄酒协会(C.I.V.B.)的中方技术顾问,也是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等国际机构聘任的国际大赛评委……每次提起他,行业里的人总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的技术,佩服他的为人,更赞赏他的处事态度,他就是葡萄酒行业里的“多面手”——孙方勋。

  看着这一系列的身份,不禁联想起日常生活中的他。在我们的眼中,他更像一位温和的长辈,面对我们这些晚辈,他就像叔叔一样,高兴地与我们分享他酿酒人生中的美丽故事,把他与葡萄酒的美妙情缘向我们娓娓道来。

  酿酒师成长靠根基

  目前青岛有两个以“青岛”命名的著名商标,一家是百年青啤,另一家是青岛葡萄酒。这家始创于1912年的葡萄酒企业,由德国人克劳克创建,是中国四大葡萄酒厂之一,上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青岛葡萄酒成为青岛人逢年过节酒桌上的必备品。1982年,酿造专业毕业的孙方勋被分配到青岛葡萄酒厂工作。后来他先后担任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副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等职务。

  孙方勋不仅是一名技术人员,也是一名写作能手。1985年被派到澳大利亚学习葡萄酒技术。上世纪80年代,国内的物资还不丰裕,别人出国带回来的都是彩电冰箱,而他却背回来满满一箱国外葡萄酒的技术资料。每天工作之余,他便一头扎进书堆里,研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一边看,一边翻译,然后再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加上自己的见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理论。

  孙方勋说,作为一名酿酒师,一辈子做不了多少次酒,即使每年的2-3月在南半球做酒,7-9月在北半球做酒,满打满算,一名酿酒师在退休前也只能做几十次酒。目前令很多葡萄酒厂头疼的是,有许多老酿酒师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其实,酿酒师这个职业没有捷径可以选择,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实干,不断的积累,十年之内一名真正的葡萄酒行业的酿酒师才会成长起来。

  孙方勋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为例,为当代葡萄酒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做了一个十年的规划:24岁毕业,前两年时间内需要在葡萄酒厂踏踏实实的工作,熟悉葡萄酒厂的操作流程,大体了解葡萄酒行业,这是一个量的积累阶段;从第三年开始,要多接触国外的资料,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的外语水平,并且试着翻译国外的资料。翻译的过程也是一次查漏补缺的学习过程,可以充实你的理论基础,这样,你的理论与技术就会突飞猛进。在行业里积累五年,你的技术已经成熟,理论也具备了。你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档次,比如考取省内的评酒委员、国家级评酒委员,有条件的话到国外产酒区进行学习考察等等。等完成资本积累的时候,你可以真正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包括做酿酒师、搞技术推广、搞销售、做葡萄酒讲师、做学者、葡萄酒记者、自主创业……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终究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联姻威廉彼得打洋工

  孙方勋的公司位于青岛市商务中心。站在办公室里俯瞰,海边风景一览无余。他是一个浪漫的人,虽然每天的工作很忙,但办公室里布置的很有情调,各种葡萄酒和酒具等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只特大号的获世界吉尼斯记录的香槟酒瓶,这只酒瓶是他从意大利带回来的,被摆放到了青岛的办公室里。办公室的墙壁上有用龙船的木盒贴成的“名画”;有从法国波尔多行业协会带回来的招贴画,虽然这幅画已有十年的历史,但是画面上戴蝴蝶结的两只酒杯依然栩栩如生。除此之外,办公室里还有一张S型近4米长并且很特别的桌子,这是他专属的资料桌、评酒桌,“我一张桌子是不够用的,所以订做了这一张特别长的桌子。”孙方勋说,为了方便资料查询,他就在桌子上面堆满各种各样的资料,需要的时候只要一翻就能找到。这就是一名葡萄酒行业专家的办公室,简约而不简单,处处体现了主人的精巧心思。在这间充满葡萄酒气息的办公室里,孙方勋向我们聊起了他与威廉彼得的故事。

  与威廉彼得的联姻给了孙方勋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在北京的一次国际会议上结识了威廉彼得的老板,通过交谈,孙方勋给这位老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星期后他接到了这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法国威廉彼得集团的传真,内容是想聘他到该公司工作。威廉彼得老板是法国十大富豪之一,1995年法国唯一的叱咤风云人物。在法国,提起威廉彼得没有人不知道,因为他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一名追求完美的工作狂。

  孙方勋并没有立即回复对方。谁知不久,威廉彼得集团居然派来了一位代表,直接与他面谈希望在中国投资,并提出地点由孙先生帮助选择。

  孙方勋自然选择的是与青岛葡萄酒厂合资,但这一方案却被中方否决了。原因很简单,华东葡萄酿酒公司的外方在当初的合资条款上明确写明了一条:青岛葡萄酒厂不得再与其他外方企业合资。

  这位代表手里还拿着好几份国内寻求合资企业的资料,当时作为青岛市主管酒类行业的孙方勋,为了将这个项目留在青岛,他向市有关部门做了汇报,并建议到青岛管辖的胶南市投资。他的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外双方的认可。这时外方又向胶南市市长提出一个条件:必须是由孙方勋先生担任该企业总经理,才能下决心投资。

  1995年这个时间,辞职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在有关市领导的支持下,威廉彼得公司的投资也随即到位。这是一家世界著名的大财团,法国又是世界葡萄酒王国,加上外方先进的酿酒技术,这几项优势足以提升青岛市的葡萄酒整体水平。

  孙方勋的这一“跳糟”,尽管带有偶然性,但却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新空间,对他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为他成长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创造了条件。

  他一年内六次被邀请去法国波尔多,专心研究葡萄酒和白兰地的酿造工艺。在法国考察期间,孙方勋对华人餐馆里桃红葡萄酒大受欢迎的现象印象特深,回国后便开始着手生产。1996年,他研究开发的桃红葡萄酒,当年出口法国的数量在全国葡萄酒行业中居第一位。青岛的新闻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威廉彼得葡萄酿酒公司的名字也开始经常见诸媒体,大有一炮走红的趋势。法国驻华大使到青岛时也曾专程到该企业参观。

  谈起这段经历,孙方勋说:两年的洋打工,使他对法国的葡萄酒企业管理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助他在以后的葡萄酒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