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葡萄酒融入我们的生活文化

如果你问一个新晋葡萄酒爱好者,葡萄酒世界里最深奥的地方是什么,最通常的回答是——“酒名”,记住并回忆起那些酒的发音都足够让人头晕。要知道对大多数亚洲人来说,英语都是一门外语,而“葡萄酒语”比英语复杂多了,比如单是要记住不是读‘pee-nut noh-er’,而是读‘pee-noh nwah’(Pinot Noir),或‘ree-oh-jah’应读成 ‘ree-oh-ha’(Rioja)。

  对于母语既不是英语又不是其他欧洲语言的亚洲葡萄酒爱好者,葡萄酒语简直像一门外星语言了。当波尔多红葡萄酒被形容为黑醋栗或雪松子味道时,你对它们的印象空白一片,但却要紧记那些以潦草笔迹写着的名称以及每个描述的拼写,这样才能通过WSET考试。比如一本介绍葡萄酒的书籍形容美乐具有圣诞蛋糕的香味,这让我们头脑一片空白:“圣诞蛋糕”是什么味?那不是有很多种吗?又比如Brioche用于形容陈年香槟文章来源于中国红酒网,可能住在亚洲大城市的人会熟悉它的味道,但有些人则可能从未体验过法式面包的美妙。

  即使描述的东西非常直接,譬如酒体和单宁等,亦可能是一种挑战。香气、口感、长度、强度和复杂性是常见的考虑因素,但我们平时很少会用重量来形容含酒精的饮料。因此,除非从一开始就辅以实例说明,否则仅如“酒体丰满的白葡萄酒”就很难让人理解。

  形容单宁含量也经常很含混,而且需要区分不同的地区及其饮食文化小心解释。在整个亚洲地区,人们对单宁的接受程度差异很大。既有热爱并且接受苦味的中国北方人和韩国人,亦有那些吃饭时不喜欢有苦味食物的人。

  习惯和饮食文化,以及一个地区食物文化的演变影响着亚洲葡萄酒爱好者对单宁的看法:一个偏爱苦茶、人参和根茎类蔬菜的亚洲人,可能认为年轻的巴罗洛或年轻的波尔多红葡萄酒的单宁含量十分温和、顺口;而另一个亚洲人则可能认为单宁含量太高,把它形容为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