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高级品酒师炼成之学习方法篇

 一、找准重点,切勿纠结

  第一单元——葡萄的种属、品种和砧木(Grape Species,Varieties,Rootstocks),笔者读起来异常艰辛,因为里面充斥着难解的农学术语,比如扦插法(Cutting)、压条法(Layering)、同种杂交(Crossing)、异种杂交(Hybrid)等。笔者过于较真,非要深究一个新梢上的哪些节点是生长叶子的,哪些节点是生长卷须和花序的,这两者之间有什么排列方式等,其实这些对于WSET高级课程来说,都是没有必要了解的。而之后酿造部分出现的酒石酸钾(potassium tartrate)、碳酸氢钾(potassium bicarbonate)、下胶(fining)等单词和酿造工艺也曾让笔者头疼不已。这些虽然容易查到中文术语,但是对于文科出身的笔者来说,始终是不能理解其原理。笔者的性格比较较真,为此纠结了良久,最终在生物工程专业同学的帮助下,才解决了心头的疑问。但现在看来,如果只是单纯地为了考试,这部分也不需要深究,只要知道下胶是为了澄清,碳酸氢钾是为了中和多余的酸度,这便足够了。

  二、建立小组,互相帮助

  建立一个学习小组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讨论甚至争论中得出的结果,通常会让人终身难忘。笔者学习时非常幸运,有着一帮相当给力的同学,我们经常会在QQ群里抛出一个问题,然后大家都积极讨论,找出正确答案。又或者是晚上一起看书,每人研究一部分,然后提炼出重点,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向其他人阐述。特别是第二种方法,在时间有限或者内容过多时卓有成效。笔者希望明年报考四级时还能够与这些同学并肩前行,共同攻克这个堡垒。

  如果有条件,组建一个品酒小组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因为大家刚开始学习专业品酒,对香气、酸度、单宁、酒体、酒精度和余味的判断有时难免失准,如果这时由一个出色的同学来做主心骨,无疑对大家品酒技术的提高颇有裨益。

三、牢记地图,成竹在胸

  记地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手段,因为图像记忆是目前最合乎人类大脑运作模式的记忆方法。那么该如何记地图呢?首先要锁定一个自己熟悉的产区,牢记它的位置,然后以它为坐标,记住其他产区。例如笔者是这样记忆德国产区的:阿尔萨斯位于法国的东北部,与德国的法尔茨产区接壤,法尔茨以北是德国最著名的廉价酒产区莱茵黑森,莱茵黑森再往北,隔河相望的是生产优质酒的莱茵高(Rheingau)产区,莱茵黑森(Rheinhessen)出产的雷司令酒体最重,而它东边的那赫(Nahe)雷司令则酒体适中,那赫再往东,是雷司令酒体最轻盈的莫泽尔(Mosel)……以此类推,笔者不仅记住了这些产区的具体位置,就连其他的知识点也一并牢记了。

  四、善于发问,勤于思考

  什么叫善于发现问题呢?以下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当笔者看到勃艮第时,惊讶地发现勃艮第葡萄树采用低培方法(Low Training),因为勃艮第是大陆性气候,有着非常严重的春霜灾害,如果采用低培方式,新抽的嫩芽就很容易被沉在地表的冷空气所伤害。经过一番细看后,笔者注意到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勃艮第最好的葡萄园都位于山坡的中部”,此时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冷空气都沉在山坡底部,采用低培不会加剧春霜的风险,反而能吸收到更多地表反射的热量,帮助葡萄更好地成熟。

  再举一个例子,德国莱茵高是世界知名的优质葡萄酒产区,而相邻的莱茵黑森则就品质一般。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原因书上并没写,笔者便自己思考其原因。莱茵高和莱茵黑森都受益于著名的美因河(River Main),美因河的河水降低了霜冻的风险,向河岸边的葡萄园反射热量。唯一不同的是莱茵高位于美因河以北,而莱茵黑森则在美因河以南。这样一来,莱茵高的河边葡萄园便朝南向,能够吸收到更多的阳光,而莱茵黑森则恰恰相反。另一方面,莱茵高北面紧靠着陶努斯山,这座山脉将北方大陆吹来的寒风挡下,营造了莱茵高产区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

  通过自己思考解决的问题,相信每个人都会终身难忘。